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问答期货品种
周策略 | 玻璃反弹凶猛,生猪一蹶不振-20230605
发布时间:2023-06-06 11:32:47| 浏览次数:

中银期货研究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达6704.4公里,相当于日本、西班牙高铁里程总和。 根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

欧佩克+会议结果艰难出炉。沙特将在7月份实施额外的100万桶/日的减产。欧佩克+此前公布的减产计划延长到2024年。各国同意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日产量调整为每天4046.3万桶,与目前的产量相比,2024年的原油日产量下调了约140万桶。

国际能源署料将于2023年年底之前推出电动汽车原材料进口基准/指导意见。 IEA希望限制其成员国对可再生能源关键原材料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程度。锂、镍、钴都将是IEA的目标,IEA将限定成员国的总体采购水平。

沥青:

近期沥青主力合弱势震荡。从基本面来看,目前供弱需弱的基本面正在向供强需弱的方向转移。6月主营炼厂排产计划高位,因此6月全国整体炼厂沥青排产计划虽环比减少,但同比增加。稀释沥青通关问题影响褪去,前期受影响的炼厂逐渐恢复生产。预计6月沥青供给依然充足。从需求来看,市场对整体二季度的需求恢复呈悲观态度。6月南方梅雨季节来临,结合项目资金周转不灵,或继续抑制各地道路施工。目前来看,除非成本端油价大幅波动,否则沥青近期难出现趋势性行情,近期可以区间交易为主。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甲醇: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甲醇制烯烃综合利润回升;甲醇进口利润回落,综合估值水平略偏低。从供需看,国内甲醇开工率65%,环比变动不大。进口端预计一周到港量33.6万吨,属偏高水平。下游主要需求MTO开工率74.42%,环比小幅上升。当周港口库存环比下降7万吨,至79.4万吨。内地工厂库存环比上升1.1万吨至38.75万吨;工厂订单待发量20.07万吨,环比变动不大。综合看供需转为中性。

塑料: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进口利润略下行;线性与低压膜价差偏高。综合估值水平中等。从供需看当周国内开工率84.11%,环比回升;当周线型排产比例变化不大,因此,国内供应环比增加。需求端制品开工率环比小幅走弱,同比与去年持平。当周包装膜开工下降较多。库存方面,上游两油线型库存偏高但环比回落,煤化工库存偏低;中游延续去库,且线型库存明显偏低。下游原料库存极低。综合看供需偏弱。

聚丙烯: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丙烯聚合利润处于中等位置,但拉丝与共聚价差已回落至低位,故综合估值水平偏低。从供需看,当周国内开工率下降2.42%至73.5%,总水平仍偏低;拉丝排产比例小幅上升,总供应压力下降。下游开工率环比小幅回升,其中BOPP开工近期增加较快,但是总需求水平仍处于低位。库存方面,上游库存处低位;中游进一步去库,但总水平仍偏高。下游成品库存较高。综合看供需偏中性。

策略上建议关注甲醇9-1正套或塑料多配交易机会。仅供参考。

橡胶:

本周天胶期货底部小幅抬升。主力合约RU2309上涨210元/吨至12000元/吨,涨幅1.8%;NR2308上涨205元/吨至9640元/吨,涨幅2.2%。

从天气预报来看,国内和海外雨季来临,偏干旱的情况预计边际好转,关注产地原料释放情况。国内轮胎厂开工率周环比下滑。贸易环节则是深色胶继续累库,不过边际累库速率放缓;期货则是RU降NR增,结构分化。

落脚到交易,产业链短期缺乏突出矛盾,预计跟随整体市场情绪窄幅波动为主,等待波动率放大后带来的估值偏离再修复机会。以上仅供参考。

纸浆:

尽管中期而言,纸浆整体仍略偏过剩,但边际开始发生变化,预计浆价在底部震荡中寻求供需再平衡。

操作上以震荡思路对待。一方面,欧洲需求持续疲弱,针阔叶美金价差历史高位,仍对针叶浆形成压力。相较而言,中国需求整体尚可,预计未来纸浆到港量或仍将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3、4月份中国到港大增、外盘船货价格大跌等利空驱动在期货上已集中体现。5月底海外阔叶浆巨头提高6月船货价格,针阔叶价差收窄给市场带来乐观指引。针叶浆高成本浆厂计划将陆续减产或停产,边际供应开始缩减。此外,人民币汇率贬值,美金浆进口成本抬升等为纸浆提供下方支撑。

有色金属

隔夜,LME铜收涨16美元,涨幅0.19%,LME铝收跌2.5美元,跌幅0.11%,LME锌收涨24美元,涨幅1.08%,LME镍收跌415美元,跌幅1.94%,LME锡收跌85美元,跌幅0.33%,LME铅收涨29美元,涨幅1.44%。消息面:美国劳工部6月2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长33.9万人,创1月以来最大月度增幅,远超市场预期的19万人。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决心进一步提高利率以应对持续高企的通胀。中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8%、54.5%和52.9%,低于上月0.4、1.9和1.5个百分点。5月国内铝加工行业综合PMI指数环比下跌3.7个百分点至42.4%。5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89.66%,环比上涨4.1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8个百分点。SMM统计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减0.01万吨至11.83万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减2.6万吨至59.5万吨,铝棒库存减0.08万吨至13.51万吨,七地锌锭库存增0.26万吨至10.63万吨。海外金融市场风险犹存,美元震荡加大。操作建议短线交易思路为主,炼厂检修,买近卖远价差交易可短线操作,关注金融市场风险因素,观点仅供参考。

黑色金属

钢材: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唐山部分钢企收到相关部门环保通知,要求唐山A级企业停一台烧结到6月底,非A级企业或停一座高炉,具体比例还在进一步协商。基本面来看,钢厂产量依旧处于高位,与此同时钢材市场随着高温和雨季步入需求淡季,现货市场在高供给弱需求下依然承压。但是钢价在大幅下跌后,悲观情绪有所释放,市场期待良好政策出台,钢价触底反弹。周末,唐山迁安普方坯累计上调110元/吨,报3500元/吨。

铁矿石: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使其正式生效,暂时避免了美国政府陷入债务违约。唐山部分钢企收到相关部门环保通知,要求唐山A级企业停一台烧结到6月底。非A级企业或停一座高炉,具体比例还在进一步协商。6月2日,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89.15万吨,环比减7.9%。基本面来看澳巴发货量和到港量环比增加而需求已经触顶回落,与此同时钢材表观消费弱于预期,钢厂订货积极性偏低,铁矿石基本面逐步趋弱,矿价在大幅下跌后震荡企稳,但反弹空间有限。

双焦:

焦煤方面,盘面周内小幅反弹,黑色在需求端政策预期带动下,全面走升。上周国内煤矿继续维持正常生产出货,原煤产量小幅减少。市场成交及竞拍有小幅反弹。六月首周,甘其毛都口岸通车910车,超出市场预期,三大口岸合计通关1676车,环比增加142车/日,涨幅9.25%。焦炭方面,第十轮降价落地,焦化厂平均利润开始承压。铁水端小幅走弱至240万吨/日,铁水仍处在高位。但下游钢材利润不加,焦化企业备库意愿较弱,继续维持降库存,按需生产状态。整体市场普遍悲观,对于相关需求拉动政策的预期有所升温。结合供需情况来看,目前上周双焦基本面未有明显变动,盘面多空博弈持续,部分空方获利了结,预计下周仍将维持博弈格局。建议逢高偏空为主。观点仅供参考。

股指期货

上周指数出现较明显反弹,传媒和计算机板块领涨,市场量能提升至9500亿附近。短期来看当前市场仍然缺少可持续主线,但在国 内经济复苏程度偏弱的情况下,存在较强烈的政策支持预期。同 时近期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的扰动,对外资的流入造成一定程度 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政策将于 6 月停止,若 美国经济温和衰退,则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将出现回落,并促使 资金情绪得到缓解,利于 A 股走升。操作上,短期小盘成长板块 可能相对占优,建议持有 IM。

豆粕:

上周豆粕宽幅震荡,CBOT大豆指标7月合约周五在跌至近18个月低点后因空头回补而收高,远月合约则收低。国内短线关注3500点附近压力情况;现货方面,由于6月将面临庞大的豆粕供给压力,叠加仍有相当数量油厂有6月豆粕可售头寸,豆粕现货价格将进一步走低,助其价格将回归供需基本面,有望向期价靠拢。维持M09、RM09日内偏空思路对待。

油脂:

印尼贸易部周三表示,印尼将6月1-15日期间的毛棕榈油(CPO)参考价格定在每吨811.68美元。这一价格低于5月16-31日期间每吨893.23美元的价格。根据新的参考价格,毛棕榈油出口关税为每吨33美元,出口专项税为每吨85美元,低于上一期间。产地已经进入增产周期,出口疲弱叠加产量上升,主产国尤其是印尼卖压显现。目前植物油基本面偏空,宏观疲软拖累植物油市场,短期震荡偏弱状态有望持续。棕榈油09合约处于空头区间内,逢反弹偏空思路对待。短期震荡偏弱状态有望持续,偏空思路对待。

棉花:

上周五美棉收低,主力7月合约跌0.37美分报86.05美分/磅。基本面消息方面,截至5月25日当周,2022/23年度美国棉花净销售量为26.78万包,明显高于前一周,比四周均值高出44%。头号买家为中国。德萨斯州降雨后,棉花干旱情况有所好转。郑棉上周五夜盘强势上攻,创出新高,主力CF2309合约收盘涨460元报16835元/吨。棉花库存争议目前尚无定论,减产消息发酵已久且没有超出市场预期。操作上,建议企业积极套保去库。观点供参考。

白糖:

上周五国际原糖下跌,主力7月合约收低0.15美分报24.73美分/磅。上周基准期糖下跌2.52%,这是连续第五周下跌,延续了从4月27日创下的11年半高点26.83美分回落整理的走势。巴西甘蔗收获加快,是导致近期糖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巴西甘蔗行业协会报告,截至5月15日,巴西2023/24年度糖产量同比增长48%,达到406.3万吨;用于制糖的甘蔗比例也从38.5%提高到45.6%。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称,5月份巴西糖出口量为247万吨,同比提高近100万吨,创下2023年迄今的最高单月出口量。受外糖价格下跌影响,国内进口糖后市成本将降低,国内期现价格承压。在外糖见顶的背景下,建议国内糖企积极套保或处理现货为宜。观点供参考。

 
 
 上一篇:热浪侵袭越南,拟增加煤炭、天然气供应缓解“电荒”
 下一篇:【行情早知道】20230605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