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从政策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资金监管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细则。从对债市的影响考虑,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一方面,有助于通过结构性政策进一步拉动商品和服务消费,进而支持内需;另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面降息延后。
8月15日,央行公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基调。报告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接下来的货币政策重点在“落实落细”,并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二是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一季度报告提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二季度报告转变为“稳固信贷支持力度”,或指向央行对信贷总量的重视程度减轻,其可能结合流动性工具,偏重结构调控。三是提及“防范资金空转”,但资金利率中枢上行的概率不大。相比一季度报告,二季度报告重提“防范资金空转”,或指向当前经济增长压力相对缓和,流动性总量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不强,更多可能转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让人联想起去年四季度报告提及的防范资金空转和今年一季度报告提及的资金收紧,当时债市空头情绪一度增强。不过,当前与一季度的环境并不相同。当前,债券利率中枢运行平稳、稳外汇压力不大,出于降成本和扩内需的目的,资金运行中枢也不太可能出现类似一季度的上涨局面。四是通胀问题。二季度报告提及“一些行业领域存在低价过度竞争,外需也在收缩,加大了经济供需平衡压力”,指明整治低价竞争、促进消费提升等政策的落地,是未来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的主要政策思路。
近期市场表现为股强债弱,风险偏好回升施压债市,且本周行情加速演绎。在税期走款导致资金面收紧、股市放量上涨、二季度报告重提“防范资金空转”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债市跳空下行。但是,从基本面来看,内需有待进一步恢复,债市的调整幅度有限。而债市要想真正企稳,又需要触发哪些因素呢?
一是央行释放呵护流动性信号。二季度报告提及“防范资金空转”,引发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8月18日债基赎回力度加大。然而,当前的环境并不支持资金利率上行,债市情绪稳定的必要条件之一为央行释放呵护流动性信号。8月19日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债市出现初步稳定迹象。后续关注本月的MLF续作及资金利率波动情况。二是股票市场见顶回落。风险偏好下行可以提振债市,但这一因素出现的时点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预计短期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的压力位在1.8%,关注该关键点位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