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证券资讯
财政部:引导激励地方各级财政将财力向基层、向困难地区倾斜
发布时间:2023-11-23 23:39:37| 浏览次数:
财政部日前修订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根据《管理办法》,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原则,落实分级责任制。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健全本地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奖补资金管理办法,针对可能发生的“三保”风险事件做实应急处置预案。 省市财政部门负责对下测算分配奖补资金,资金向基层困难地区倾斜,提高县级财力水平和均衡度;动态监测基层财政运行,确保“三保”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困难县区适当加大补助力度、给予资金调度支持,切实落实兜底帮扶责任。 县级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安排和使用本地区奖补资金,科学统筹自有财力和上级补助,强化预算管理,有效保障“三保”支出;落实“三保”保障主体责任,动态评估本地区“三保”运行情况,对出现或预计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及时报告上级财政部门。 在分配对象、测算范围和标准方面,《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依据县级政府承担的基本民生支出、财政供养人员经费、运转经费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核定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的测算范围和标准,并根据政策变化情况,每年适时予以调整。 (一)基本民生支出。主要包括落实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领域国家统一制定的政策,重点保障以人员或家庭作为直接补助对象的民生补贴类项目,以及有明确保障范围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二)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包括国家统一出台的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补贴,规范的地方津贴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资性附加支出和离休人员离休费等项目。 (三)运转经费。包括县级机关事业单位自身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公用经费支出。 (四)其他必要支出。包括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等。 《办法》明确,财政部按照奖补结合的原则,主要根据县级“三保”等必要支出需求、省级财政调控努力程度、财政管理绩效及特殊因素等,采用因素法对省级财政分配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 为引导激励地方各级财政将财力向基层、向困难地区倾斜,改善县级财力分布横向、纵向的均衡度,缩小县域间财力分布差异,对努力改善县级财力均衡度的地区给予奖励。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减收增支等特定区域或事项,可通过定额补助等方式给予阶段性支持。
 
 
 上一篇:宁波中百:董事长与“网传某小学班级群父亲怒怼事件”无任何关系,纯属造谣
 下一篇:两大央企重组,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重组获批:补全补强信创产业链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