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股市中对于分红模式的热议始终都是股票市场的一个热点议题。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主张以现金分红为主来说,中国现在的上市公司都会主要偏向于以股票股利分红的模式。在这种巨大差距的背后,我们可以一窥中国股市的一些特点,这对于我们了解股市、投资者个性与行情判断上有一定的帮助。
在股票分红中其中占到大比例的是高比例增股方式,即“高送转”股票。所谓的“高送转”股票指的是上市公司以一定的比例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现在我们在股市市场中最容易见到的就是每10股送10股,或者是每10股送5股等。在股市走势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某一时间段还处于高位时,当采用股票分红之后,股价会出现一个断崖,继而在较低的价格中继续运行。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12年的报告中显示,“高送转”的股票分红实际上仅仅只是对于股东权益的一次内部集中调整,并不会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任何影响,上市公司价值也不会出现任何改变。但是每次在上市公司出台股利分红的公告之后,我们的投资者总会翘首以盼。
为何在中国股市之中会有这么多的上市公司偏向于采用股票红利模式呢?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的信号。
根据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发送理论认为,对股东进行股票分红是主动向市场发送信号。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可以直接向投资者传递信号,让投资者在潜意识中对于该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信心。在缺少信息公平市场中,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做多信号,因而会有正向的期待。
第二,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
过高的股票价格会限制个体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减少了股票的流动性,对于交易行为上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因而通过“高送转”股票分红,可以直接降低股票的价格增强股票交易的活跃性。
第三,迎合了投资者心理需求。
我们在观察股票价格时,一般投资者会对于处于高位价格的股票存在严重恐高情绪,认为股票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而下跌空间巨大。在实施了高送转之后的股票价格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从以下两张图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图一(图表来源:同花顺软件)

图二(图表来源:同花顺软件)
从上表能够发现,两支不同的股票在完成“高送转”分红之后,股价都降价了将近一半左右,这给了投资者心理暗示,股票将会有大概率上涨机会,产生价格幻觉。从图表上可以发现,两支股票在完成“高送转”股利分红之后,成交量上都有十分显著的提高,这也佐证了投资者对于高位股票价格的厌恶,对于“高送转”股票存在偏好性。
公司管理者会在经营的过程中,发现了解并主动迎合投资者这一非理性偏好。当投资者由于名义股价幻觉而给予低股价股票一定溢价时,管理者会通过主动进行价格管理,比如高送转的方式,来降低股票价格,从整体上增加股票供给,迎合投资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