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两面针,想必众多80、90后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老牌日化企业,两面针从中草药起家,并因为其鲜明的特色迅速占领市场。2001年,两面针牙膏年产销量突破4亿支,此后连续15年销量排名行业第一。2004年1月,两面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牙膏第一股。作为本土品牌,两面针为民族日化企业扛起了一面大旗,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从家喻户晓的“一口好牙,两面针”,到业绩下滑,持续亏损的惨淡景象,两面针只用了短短十余年时间。近日,国民牙膏品牌再次收获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却是因为连续12年扣非净利润为负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

跌落神坛 连续12年扣非后亏损
曾经开创中药牙膏先河的两面针,一度是中国牙膏市场的佼佼者。2001年,两面针牙膏年产销量突破4亿支,并连续15年销量排名第一,2004年1月,两面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然而,两面针的业绩却自上市当年起开始下滑。上市后,两面针将经营品类从单一的日化产业扩展为日化、纸业、医药、精细化工及房地产五个板块。由于多元化经营导致主营的日化产业投入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脱节,失去了产品升级和渠道优化的最佳机会。这也直接导致了两面针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6.30%降至2017年的1%以下。

据两面针历年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06年起,两面针的扣非净利润就开始出现长达12年的亏损,当年扣非净利亏损1.08亿元。2013年至2016年,每年的扣非净利亏损都高达亿元以上。201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54亿元,最近12年来扣非净利润亏损额高达12亿元。2018年4月26日晚,两面针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20.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423.0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628.5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1元/股。两面针的经营业绩并未出现改善。
7家子公司5家亏损
在过去的一年中,两面针的众多子公司俨然成为拖累上市公司业绩的“包袱”。据两面针日前发布的年报显示,在两面针主要参控股的7家子公司中,有5家在去年属于亏损状态,其中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亏损最大,净利润亏损金额为1.18亿元。据悉,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由两面针与柳州市两面针旅游用品厂于2009年共同出资,其中两面针股权占比84.62%。因此,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去年的亏损也给上市公司净利润带来了9978万元的亏损额。

两面针子公司2017年经营业绩
据了解,在两面针投资的众多领域里,进军造纸业被市场看作是两面针最大的失败。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除了第一年实现八千多元的盈利外,第二年便开始亏损,而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从成立第一年起,便以7位数的状态持续亏损。
连续6年出售中信证券股票
面对如此焦灼的业绩,两面针并不是没有采取过措施。为了扭转净利润的巨额亏损,同时改善债务状况,两面针曾多次售卖资产和证券。以2016年为例,据两面针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90.3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可两面针靠的却不是牙膏业务,而是出售资产及投资项目分红。
然而,这并不是两面针首次出售资产“止损”。资料显示,2010年-2016年间,两面针曾6次出售中信证券股票保壳。作为中信证券曾经的十大股东之一,两面针自2007年开始便高位出售中信证券股票。据悉,从2010年至今,两面针共计抛售所持有的中信证券股票6次。其中包括:2011年,两面针将1791万股股票的账面财富落袋;2012年两面针出售1498万股,获利1.18亿元;2013年抛售1732万股,获利1.49亿元;2014年抛售1000万股中信证券,获利约2.58亿元;2015年,两面针再度抛售中信证券股票,换取1400万元;2016年,两面针出售中信证券股票1162万股,实现投资收益约1.6亿元。曾有媒体表示,如果没有中信证券,两面针或许早就宣布破产了。
此外,2017年11月,两面针还通过公开挂牌交易方式将所持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35%的股权转让给飞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12月8日办理完毕股权工商过户手续,不再持有捷康公司股权。
转型直销 谋求新生
在不断下滑的态势中,两面针曾试图寻求多种方式获得新生,但均以失败告终。就在市场对两面针一片唱衰之际,却传出了两面针转战直销的消息。据了解,在今年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召开会议,在直销行业管理方面,该会议提出“指导两面针等公司开展直销经营许可申报。”

但是,转型直销后的两面针能否重获新生却尚难定论。毕竟在直销行业中,大部分直销企业都有牙膏这款产品,但并没有一家企业的重头产品是牙膏。所以,两面针能否从中杀出一条生路,还难以断定。不过从两面针进军直销的动作可以看出,两面针选择这条路还是非常谨慎的。目前处于申牌状态的两面针还未正式启动直销市场。有相关人员表示,两面针至少要到下半年才会启动市场。
两面针的近况,其实也是国产牙膏日渐衰弱的缩影。随着外资日化品牌不断进驻中国,国产品牌牙膏和外资品牌牙膏的战斗便打响了。与两面针一样走下坡路的,还有黑妹、牙博士、田七、蓝天六必治等,这些品种要么沦为二线品牌,要么早已卖身他人。很长一段时间,商超渠道都已被外资战略垄断。在与外资品牌牙膏市场之争中败下阵来的两面针已经创痕类类,业绩亏损难以填补。表现如此糟糕的它,恐怕已经没有好牙去咬动中国巨大的牙膏市场了。
七禾网研究中心 李烨综合整理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