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纪录片同时在太平洋两岸的中国、美国引发热议,实属罕见。这部纪录片叫《美国工厂》,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投资,奥巴马担任制片人后的首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创建工厂、为当地带来就业的故事。
《美国工厂》预告片
该片由史蒂文•博格纳尔(Steven Bognar)和朱莉娅•赖克特(Julia Reichert)执导。从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他们在福耀玻璃美国工厂蹲点3年,拍摄了长达1200个小时的镜头。
这部影片被世界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翻译成28种语言,在全球播放。今年年初在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后,获得一致好评,并获得纪录片单元最佳导演奖。

目前豆瓣评分8.5分。

美国《纽约时报》称该纪录片扣人心弦。
英国《卫报》发布消息:奥巴马夫妇的首部电影《美国工厂》是否会成为2019年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
《Variety》认为,这是今年最佳的纪录片,颠覆了人们对美国制造的印象。
《Cinema Scope》认为,这是近十年来最引人入胜的纪录片。
烂番茄推荐指数达到了95%。
美国工厂?还是中国工厂?
影片聚焦一起著名的中美经济事件:福耀玻璃在美国设厂。

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
2008年12月,通用汽车在这里的工厂正式关闭,造成当地2000多名工人失业。2014年年底,中国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福耀”来到这里接手旧工厂,开办了福耀玻璃美国工厂,并承诺给当地美国人带来5000个就业机会。然而,随着中美员工在同一座工厂里干起活来,矛盾和差异还是渐渐涌现了,随后发生冲突,并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开始逐步使用AI自动化替代人工,实现盈利。片子最后,中美员工之间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大家学会了彼此尊重和互相体谅。
《美国工厂》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工人无法理解中国工人为什么能忍受长时间的机械化劳作,不顾风险和劳累,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中国工人的生活处在上升期。和他们的父辈相比,中国工人的生活和收入在稳步提升,他们觉得未来有希望,因此能忍受繁重的劳作。

福耀玻璃美国工厂工人
同样,中国工人无法理解美国工人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有工作有收入还要搞工会闹事,为什么每天八小时工作,30分钟午餐时间、外加两个15分钟休息依然不满意。导演说,那是因为美国工人跌出中产阶级之后,再回到中产阶级的希望渺茫。
实际上,《美国工厂》呈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图景。美国教授鲍德温指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商品跨界”,即一种商品在一国生产比在另一国便宜;如今则处于第二阶段“工厂跨界”,即国际企业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直接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而即将到来的第三阶段是“服务跨界”,数字化信息技术将使医生、律师、文员、销售员等职业远程工作,加上机器翻译、机器学习和能帮助团队更轻松协作的软件,意味着更伟大的“全球创新时代”来临。
奥巴马为什么盯上了曹德旺?

该片导演史蒂芬·博格纳尔、茱莉亚·赖克特和奥巴马夫妇
为什么奥巴马夫妇会拍中国老板曹德旺和美国工厂的故事呢?
据悉,奥巴马夫妇于去年成立了影视制片公司“高地制片”(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将与Netflix合作推出7部系列电影电视。《美国工厂》是其推出的第一部纪录片。
“体验别人的生活,让美国人理解他们不曾理解的事情!”近日,奥巴马夫妇首谈投资纪录片《美国工厂》初衷:或许我们无法在所有事上认同他们(中企),但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促使我们一起前进。奥巴马表示,它抓住了文化的碰撞,用一种人们熟悉的方式讲述在全球化面前的适应过程。
曹德旺为什么要去美国设厂?
作为通用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早在2012年就被通用要求在美国本土建立工厂,否则合作将无法继续。
于是2014年3月福耀美国成立,注册资本1.6亿美元,当时媒体还大肆渲染了「曹德旺要跑」,去美国建厂的报道。
考虑到中国的成本,「除了人力,什么都比美国贵」。
曹德旺当时认为在美国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大约40%,而在中国则需要承担增值税这样的负担,其综合税负要比美国高35%。且拆分制造成本,美国方面,除了人工成本是中国的3倍,但电费则是中国的64%,天然气更是中国的24%。综合税收及产品在美国本土的高售价,中美的毛利率基本差不多。而且在俄亥俄代顿建立工厂,当地政府还提供3000多万美元的补贴。所以,由于商业合作协议的所迫,以及考虑可以接受的成本和对于美国的布局,曹德旺才在这里开设了工厂。
“玻璃大王”曹德旺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jpg)
年轻的时候,他四处谋生,放过牛,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自行车……现在他被称为“玻璃大王”。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玻璃厂,是中国制造业在美投资最大的企业。作为中国“走出去”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曹德旺从承包乡镇企业开始,一步步创造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企业。
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2009年5月,曹德旺登顶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
2019年,曹德旺以22亿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在这个工厂故事之外,曹德旺还有一段美国往事。
2002年,中国加入WTO第二年,福耀在美国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美国商务部认为福耀存在反倾销行为。曹德旺震惊之余开始应诉。
最开始,他觉得受到歧视,委屈,他觉得这是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刁难,后来,他开始用一种理性态度来看待反倾销:怕和恨解决不了问题,有充分的证据,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他赢下了官司。而这个官司是中国加入WTO的赢得的第一起反倾销诉讼官司。为此,他聘请了美国最好的律师,还以个人名义在中国的一所大学成立“福耀反倾销研究中心”。他后来回忆说,感谢这场官司,不仅让他代表中国在世界面前获得尊严,也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七禾研究翁建平根据网络综合整理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