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表明,市场总是充满了机会,但是在牛短期熊长的背景下,常人却总是感受到风险。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哪些行业或者公司一般不能选重仓择投资?哪些理念必须坚持?哪些钱不要赚?
1、主业多元化,没清晰的发展战略,利润来自于多个不相关的业务。如:美都控股、乐视
哲理:什么都想做,资源分散,绝对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表明管理层极其贪婪,没有战略取舍的能力。最终总是落入各种下跌甚至退市的地步。
2、过于迎合市场的短期热点,不停地公告自己从事的业务与市场炒作的热点多么相符。很多公司试图运用各种市值管理策略在短期内扩大市值。如:工业大麻时代的康恩贝
哲理:充分说明管理层有一颗浮躁的心,没有定力,追求短期利益。
3、存在财务造假或者虚构业务关系单位,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与行业实际有巨大差距。不断被行业分析师或财经教授、媒体追问怀疑的公司。如康美药业
哲理:为了自己的市值和私利,破坏法律和为人底限,一定会做出各种丧心病狂的事。投资机构无法相信财务报表上的各种数据。
4、在主营业务领域行业排名居后,总市值长年低于60亿,从业务辉煌的顶峰滑落后,多年难以回复,却不断宣传放出消息的公司,在市场上常常表现出各种上攻的欲望。如贝因美
哲理:一旦从业务高位滑落一定有本质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存在思维定势,短期内不可能会发生本质的改变。新的经营竞争格局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5、资产负责率较高,但是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却不高,毛利率很低,纯粹依靠薄利多销而产生利润,资本市场不会给盈利能力低下的公司高估值。如物产中大。
哲理:这样低盈利能力的公司利润随时会被管理层的经营失误或成本上升、其他意外事件所吞没,利润随时可以变成亏损。
6、重要的业务单元和资产在海外,一般人和审计的会计师无法去海外求证业务真实性,存在巨大的造假可能性和业务利润人事复杂性,或者会因为技术受海外控制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导致更多风险。如:某某钢构、信威集团在历史上的各种故事、中兴通讯受美国商务部打压。
哲理:国内不好骗了,到国外去骗。
7、依托垄断的资产或者业务,多年不思进取,完全坐吃山空型。对行业发展的危机和趋势漠然不顾,追求个人享受。甚至不断地贩卖家产,获得投资收益,或者不断地依赖政府补贴过日子。
哲理:企业高管已经完全堕落了。企业将慢慢进入困境。
8、原则上绝对不要重仓投资那些对未来难以预期的行业和公司。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最大的风险。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一定要让证券市场投资机构对该行业公司的未来可以预期:利润来自哪里?做什么业务,做得怎么样?谁在做?行业成长性和格局大概是如何?——争取有更多的确定性。如果对未来难以判断和预期的公司、行业尽量不要投资。
哲理:相反,对于有高确定性的行业或者公司要有更多的包容度和高估值的承受力。要克服对高估值的恐惧心理。同时从博奕的角度来看,一般的投资大众常常因为心理定势捡便宜货,放弃高估值,这是短视心理在作怪,也是大众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成功总是异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