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证券资讯
多家公募基金表态:市场定价已较充分,中长期不宜过度悲观
发布时间:2023-10-25 14:38:50| 浏览次数:
进入10月份以来,A股市场延续震荡走势,部分短线资金的“离场”导致市场情绪有所回落。 不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普遍认为,随着国内基本面数据边际改善,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居民消费信心修复以及基金公司密集自购等多重利好并行,A股市场将保持韧性并已具备中长期再配置价值。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逆周期布局”渐成共识 从基本面来看,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政策‘组合拳’接续发力,为市场回暖创造了良好条件。”兴银基金基金经理袁作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兴业基金权益研究总监邹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三季度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复苏,因此预计整体上市公司三季报也将出现增速的回升。 截至10月22日记者发稿时,在已公布三季报的294家上市公司中,有194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部分机构自购步伐不停,积极践行“逆周期布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中旬以来,就有交银施罗德基金、德邦基金、中欧瑞博等超过30家机构相继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产品。 具备中长期再配置价值 科技板块、绩优股受青睐 当前,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落地和市场估值优势为A股中长期向上提供了支撑。受访基金经理均认为,市场在反复磨底后将逐步走出底部区域,中长期来看不宜过度悲观。 “当前,A股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已具备中长期再配置价值。”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蓝小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进入第四季度后,市场将更加关注对明年边际变化的预期,这有望部分缓解当前低迷的市场情绪。若后续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机构投资者低配且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行业弹性显著更强。 诺安基金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韩冬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市场经历第二季度以来的震荡调整后,现阶段的市场估值总体处于历史偏低区域,较为充分甚至过度反应盈利预期的下行。 对于后市,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部分利空情况短期仍有延续可能,但边际上难以进一步恶化,市场定价已较为充分,对后市维持乐观。 由于市场主线模糊,板块持续轮动且强度不足,普通投资者操作难度显著增加。从受访的多位基金经理分析来看,科技板块和绩优股得到了更多关注。 韩冬燕介绍,目前我们在科技产业链配置比例仍相对较高,但集中程度有所降低,除科技方向外,后续会重点关注能反映经济复苏和结构优化的消费及先进制造业方向,主要方向包括消费制造中的轻工、汽车、家电等。 袁作栋亦表示,科技在顺周期后即情绪修复后启动,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周期见底等线索。个股方面,我们更关注基本面环比改善趋势良好的绩优股;经营确定性较高、仅由于市场短期博弈被低估的标的;左侧布局周期底部和具有成长空间的公司。 此外,邹慧认为:“整体上会根据三季报对组合有所调整,更关注中长期业绩反转或者可以持续的方向。具体而言,会更加重视高分红公司和央企国企的价值,在低利率环境下,高分红公司的价值凸显,而央企国企的业绩稳定性和防风险能力也具有优势。同时,计划适度增配明年业绩可能存在反转的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板块。” (原标题:《多家公募基金表态:市场定价已较充分 中长期不宜过度悲观》)
 
 
 上一篇:7名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职务调整
 下一篇:广西拟再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25亿,全国拟发行总额已超9500亿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