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证券资讯
境内ETF总规模超2万亿,科创50、沪深300ETF受外资青睐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41| 浏览次数:
ETF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今年以来,境内ETF规模、数量屡创新高,ETF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数量达到849只。科创50、沪深300、上证180等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配置标的。 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已有百余只ETF新成立,ETF净流入资金超4000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2285亿元,宽基指数ETF规模已达到8500亿元,占权益ETF比重超过一半。 具体来看,沪深30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突破3600亿元,单只ETF规模突破1100亿元,已超越主动基金成为境内最大权益基金;科创50 ETF规模已达到1432亿元,境内外产品总规模达到1454亿元,成为仅次于沪深300的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 2023年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外资机构配置境内ETF的积极性不断提高,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进入百余只权益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宽基指数为外资机构普遍偏好的配置类别,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中有12家配置宽基ETF,科创50、沪深300、上证180等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配置标的。 具体来看,长期持有宽基ETF的外资机构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日兴资产管理公司、三菱日联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等,已连续多期进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华安上证18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 其中,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对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的持有比例为1.31%,为第二大持有人,较2022年年报披露持有比例上升0.8个百分点。 此外,多家外资机构更是首次出现在部分宽基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例如,新加坡政府投资首次进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持有比例为0.91%。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机构也积极通过ETF互联互通机制布局中国资产。 ETF互联互通开闸一年以来,标的持续扩容、交易热度稳步攀升。7月,北向ETF再扩容,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多只跟踪科创50指数、中证1000指数的ETF首次纳入标的范围。目前ETF互联互通标的已由首批纳入的87只增至137只,包括76只沪股通ETF、55只深股通ETF和6只港股通ETF。 从成交额看,2023年8月,陆股通ETF成交额合计142亿元,较7月增加47.3%,其中沪股通成交额破百亿元,创历史新高。 公募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随着我国本土指数体系的日益完善和ETF产品的日益丰富,外资机构参与ETF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

 
 
 上一篇:三季度我国中小企业信心有所回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下一篇:华为胡厚崑:推动5G技术向5G-A演进,加速在更多行业的规模化复制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