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不足,午后震荡下行,全天成交仅7800亿元,但北向资金逆势净买入超37亿元。
A股三大股指7月27日集体高开。早盘两市强势震荡,午市小幅收涨。午后三大股指震荡下行,相继翻绿转跌,下跌个股也一度超过3800家。
从盘面上看,半导体、AI应用题材跌幅明显,券商、房地产、汽车板块午后回落;军工、白酒、银行走强,智能驾驶题材活跃。
至7月27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2%,报3216.67点;科创50指数跌0.97%,报952.3点;深证成指跌0.41%,报10923.77点;创业板指跌0.32%,报2184.1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共1308家上涨,3691家下跌,平盘有221家。
7月27日,两市成交780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7922亿元减少122亿元。其中,沪市成交3321亿元,比上一交易日3283亿元增加38亿元,深市成交4479亿元。
沪深两市共有35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20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北向资金7月27日净买入37.47亿元,连续3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6.1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1.36亿元。
汽车板块再爆发,半导体走弱
从板块上看,汽车板块局部活跃,带动整个板块涨幅靠前,鹏翎股份(300375)、正强股份(301119)、派生科技(300176)、山子股份(000981)、海马汽车(000572)等超1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银行股强势上攻,兰州银行(001227)一度涨超9%,郑州银行(002936)、中信银行(601998)、工商银行(601398)等涨超1%。
酒类股表现抢眼,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居前,百润股份(002568)、顺鑫农业(000860)、莲花健康(600186)、舍得酒业(600702)、口子窖(603589)等涨超3%。
半导体的走弱直接导致科创50指数逆势下跌,联动科技(301369)、思特威(688213)等跌超8%,华峰测控(688200)、伟测科技(688372)、气派科技(688216)等跌超3%。
传媒股同样表现不佳,横店影视(603103)一度跌停,北京文化(000802)、凡拓数创(301313)、荣信文化(301231)等跌超4%。
目前出现“W”底形态,右侧突破后有量能伴随
国泰君安表示,周一市场情绪得以宣泄后,未能出现连续的拉升,主要还是在于量能没有达到能持续上涨的量级。但从另一份数据上可以发现,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已达两千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534.54亿元,同比增长超270%,这一数据说明外资持续看好A股市场,情绪上不宜悲观。
技术面上,目前出现“W”底形态,右侧突破后有量能伴随。今日盘中尝试突破60日均线未果,后面几天要去考验3250附近的承压。目前市场信心在逐步修复,海外扰动因素逐步缓解,叠加国内政策上有托底意愿,因此,指数稳住关键点位后,短期向下的空间有限,随着资金的逐步认可,有望迎来反弹机会。
配置上,国泰君安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低位成长股:预期在底部,受益于周期性恢复、国产替代需求上升的电子/机械设备/创新药。2)新产业成长股:受益于数字经济/AI产业化带来的硬件和材料需求提升和资产重估,推荐通信/计算机。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遇。推荐需求急迫、技术赋能显著的特高压/智能电网。
国盛证券指出,投资者信心迎来快速修复,股指短期也如期大涨,但随着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周三两市重回谨慎格局。总体看,外围扰动在靴子落地后逐步降温,而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经济修复进程有望加速,增量资金或重回抓反弹阶段,关注量能同步放大水平。同时注册制全面落地后,其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市场风格会趋于“蓝筹化”,沪指的中级行情不会缺席只会越来越深入,当前建议保持价值略大于成长的均衡配置。操作上,在市场有效向上突破去年七月高点之前仍要控制好总体仓位适宜低吸,“经济复苏”有望成为市场重新反弹的主要推动力,关注中报预告超预期事件机会,和部分布局新能源、地产链和消费股的修复性反弹机会。
中原证券指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环保、房地产、光伏设备以及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中金公司指出,美联储7月FOMC会议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声明变化较小,一个措辞上的调整是对于经济增长的判断从适度(modest)上调至温和(moderate),表明对于经济前景更为乐观。鲍威尔对通胀仍较为谨慎,称还需要看到更多通胀放缓的数据才能确定风险解除。对于未来的加息,鲍威尔强调将取决于数据(data-dependent),接下来所有会议都将是“开放的”。随着通胀放缓,我们认为美联储对加息或将更有耐心,考虑到未来两个月核心通胀或在二手车和房租带动下继续下降,联储或于9月“跳过”加息。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超预期带来的通胀风险。随着基数效应减弱,年底通胀仍可能抬头,而这意味着四季度仍有加息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