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振奋发文,宣布第一季度GDP实现两位数增长。在这个混沌的国际大格局之下,难道印度真的凭左右逢源成最大受益者了吗?
印度权威评级机构近日公布了一则预测结果,结果显示印度2022至2023财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维持在两位数,保持在13%~16.2%之间。
这个消息传出后,印度多家媒体纷纷激动发文,高歌印度的经济发展。这也顿时让世界多国网友心里一紧,不禁发问,难道印度才是这场俄乌冲突最大的赢家?
经济学家全方位分析
但很快,路透社援引多名经济学家的分析,让一盆凉水就位。路透社称,经济学教表示,印度强力的GDP增速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就印度目前的国情来看,印度面临着这么两个问题:1.高失业率2.高通胀率。这两个因素无法支撑印度GDP未来的高增速,国内消费水平无法提供支持。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印度GDP预计会开始放缓,经过计算,GDP增速应从15.2%放缓到6.2%再过度到4.5%。
因此,经济专家表示,印度不应该看到当前的高增速就过于乐观,印度既无法容纳12000万人加入市场,也无法轻松承受卢比的疲软态势。这番分析让广大网友明白了,在这场汹涌的漩涡中,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但是我们重新看回印度经济数据,依然无法否认,俄乌冲突这半年,印度经济增速不容小觑,背后体现的是印度经济政策的微妙操盘。半年前风雨欲来,印度给自己织好保护伞,加入美国的印太框架,同时加大力度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在“美俄两派”中间保证屹立不倒。
印度确实在这张牌桌上吃到了不少红利
国际能源价格飙升的同时,俄罗斯石油对印度大打折扣,印度大手笔囤货,从每日进口7万桶升级到每日进口98万桶,让俄罗斯直线逼近中东,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给商。而印度也因此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原油加工国,印度政府为推动石油利润,大幅降低原油生产暴利税,助力国内炼油商获取利润,支持更多人进入产油行业,推动原油加工产业的发展。
而印度自己低价购买的原油,加工后按国际市场价卖给欧洲,很大程度上帮印度抑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这种大批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也帮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制裁的痛苦,俄罗斯甚至为此开辟了其他合作项目:焦煤、葵花籽油、军事技术转让,全部打折出售。两国关系直接上升一个新高度,目前两国还准备联合推进本国货币结算体系,暗中推行“去美元化”。
而美国这边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为印度在印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欧美日对印度低价屯俄罗斯石油的行为,持模糊态度,不愿为此制裁印度。
目前,印度正在借此机会,高速发展。印方已经宣布,准备开发大型核电站,预备10年内将核电站的数量增加两倍;同时,推动金属生产商向绿色能源过度转型,降低化石燃料带来的经济损失。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待印度这半年来的经济操作,就客观而言,印度很巧妙的将国际局势利用了起来,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国际市场中,吃到了战争的红利,用半年的递进带动了本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