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提问:马老师,想请教垃圾分类垃圾桶对pp和pe还有塑料长远的影响怎么看?对哪个品种影响比较大?能不能真的形成一波需求?
我个人认为垃圾分类这个跟PP或者L扯上关系就有点扯了,记得那天好像PTA和PP都涨停了,然后市场传出垃圾分类对PP需求端如何利多。我是觉得这个不太靠谱!
首先,从逻辑上可以这样推理,由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可能导致垃圾箱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导致对塑料的需求增加,然后价格上涨。那天是PP涨停了,但实际上就算这个逻辑成立的话,生产垃圾箱用的更多的是L,而且是LDPE,并不是期货合约对标的LLDPE。所以,怎么看也跟PP沾不上边,和LLDPE稍微沾一点边。
其次,上述的逻辑未必准确,这是从垃圾桶需求量增加的角度来去推演,那我还可以反过来从垃圾的角度来推演。垃圾分类之后便于回收,有没有可能导致塑料的需求减少了呢,或者说供应增加了,反而是一种利空呢?
我个人觉得这些东西都比较扯。最根本的还是看各自的供需库存基差利润等相关数据,从产能投放的角度来讲,未来PP的产能投放增量可能更多一些。如果是做预期行情的话,PP未来可能偏空一些,但预期兑现的进度如何不太好把握,所以你也可以根据期现结构来做现实行情。
所以,我不太认为这个垃圾分类能够对PP或者LLDPE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PP需求端更多与宏观有关系,跟黑色系类似,LLDPE的季节性规律可能更明显一些。
说到这个垃圾分类,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视频,不知道真的假的,毕竟国内居民素质普遍偏低一些,一个在上海年轻人扔垃圾的时候可能分类错误,然后负责看管垃圾分类的一个大妈,要罚他钱还是怎么的,两人发生了争执,结果打起来了,年轻人把大妈打成重伤。
这让我想起了在过去物资管制时代,打击投机倒把,一位年迈的老大爷,抓了49名投机倒把分子,没收鸡蛋289个,大蒜88挂,然后组织大力表扬他,给他佩戴小红花,然而那个大爷和那些投机倒把分子差不多,都穷得不行了,饿的不行了,还有去抓那些穷得不行和饿得不行的所谓的投机倒把分子。
表面上看垃圾分类好像是给一些人提供了工作机会,但这机会未必平等,可能是内部消化。但我担心的是引起其他问题。无论是垃圾分类,还是物资管制下的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其实就是一种辱民政策,让人们没有自尊自信,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
当然,能够想出这么恶心的政策的人,也不是一般人,他叫商鞅,商鞅变法我们都听说过,他在《商君书》中提到的“驭民五术”更可怕:一者,愚民,主要是为了统一思想;二者,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三者,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他事;四者,辱民,一无自尊自信;二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五者,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最后一招更牛逼,五皆不灵,杀之。上面这五种方法都不管用的话,就直接杀人灭口。当然, 商鞅的结局并不是很好,我们也去讨论他这个人,我们希望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因为他们是最苦的,不能够因为某个政策错误,而导致底层最苦人民之间的相互检举揭发,相互斗争,让这些底层苦的穷得人互相干掉,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