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轮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铁矿石行情之后,也需要站在当前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一下基本面都有哪些变化,去看看未来的四个月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去重新改变铁矿石的估值。
一、空头当前交易的逻辑
我们首先要回到空头逻辑的起点,其实空头的核心逻辑是两个:
1. 下半年因为四大矿山发货增加,会导致供给增量,而且非中国地区铁水需求转弱(焦炭出口转弱、国外焦煤价格坍塌和钢坯进口都在印证这一点),大部分铁矿石增量将要流向中国。
2. 国内的生铁需求在钢厂低利润的情况下,应该保持环比不增。
结合1和2,空头逻辑会去给铁矿石一个年底大约在1.35亿吨以上的库存估值。

如果是建立在这个估值上,我们可以回溯上一次铁矿石增库到1.35亿吨的时候,普氏指数所给出的价格是72美金,并且未来滑落到65美金,72美金和65美金基本上对应人民币就是600和540,所以建立这个逻辑上,给出01合约600的估值并不为过。二、观测空头的逻辑
那么我们就来观测以下空头的逻辑是否正在发生:
1. 国内生铁需求:我们就用疏港量来代替观测,上半年的平均疏港量285,而截止到今天晚上的数据,下半年的平均量是283.5,截止到目前空头的对于生铁需求的逻辑预判是对的。

2. 国内港存情况:最新一期的国内的港存是11980万吨,较6月28日的11565万吨增加了415万吨,较最低点7月12日的11414万吨增加了566万吨,从低点开始累库的速率达到了400万吨/月,当然这还是在巴西发货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如果按照这个累库速率未来四个月至少再累积1600万吨,年底的港口库存至少就到了1.35亿吨了。

三、正在发生的基本面变化
当然任何供需结构的变化都不会是线性变化的,那么我们就看在当下有哪些基本面再次变化是值得对于年底库存预期值得关注的点:
1. 外矿性价比的提升
随着外矿价格的下跌,外矿对于国内精粉的性价比开始重新提升,未来势必钢厂可能会再次调节入炉配比,目前的价差已经回到了4月份之前的水平了,根据Mysteel的样本数据,从4月份到现在外矿入炉配比从90%下调到了85%,但是如果面对每月6500万吨生铁的规模而言,如果未来第四季度外矿入炉配比从85%回调到90%,再次提升5%的配比话,我们理论计算可以算出多消耗外矿1500万吨(6500×5%×1.6×3=1560万吨),这个变量将重新改变对于年底铁矿石的预期。

2. 废钢价格因素
当前虽然螺纹钢价格快速下行,但是废钢价格却相对坚挺,这是由于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钢厂高利润和废钢性价比因素,废钢存量被快速消耗,而废钢不是人为可以短期迅速增加产量的品种,那么阶段性的废钢短缺就有可能出现,目前通过钢厂和贸易商调研反馈,已存在收料困难的现象,同时伴以废钢发票的隐患问题,这些都在短期支撑着废钢的价格。这部分铁元素短期的缺口势必对于钢材价格有一定的支撑,而且伴随废钢添加比例下行,也会变相增加铁矿石的使用量。
以上1和2都是当前阶段可能再次改变铁矿石未来库存预期的变量,我们现在无法预知的是未来铁矿石的发货量是否能够再次攀升,不知上述1和2的外矿需求增量是否可以通过外矿发货增量来弥补。但是站在当前的估值水平上对于铁矿的空配的确要多一份谨慎了,在上涨行情中,铁矿石由于价格因素改变了供求关系,提防在快速下跌过程中再次因为价格改变供求关系,当然这种改变的核心前提都是在国内钢材需求端不能出现坍塌,否则上述探讨的因素都不是决定性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