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份以来,随着全国生猪养殖密度的下降、天气的转凉、及防疫经验的积累,非洲猪瘟疫情相对稳定;8月份生猪价格的飞速上涨,突破了历史高点,将养殖利润推向了历史新高;国家各项鼓励生猪养殖的政策频出;非洲猪瘟疫苗超预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综合以上4个方面,能繁母猪存栏及生猪存栏边际好转的可能性增加,与之对应豆粕需求将边际好转。
三、三元母猪留种将增加生猪及母猪的存栏

① 全中国生猪的存栏中,种猪选留率(合格率)在20%左右,也就是说100头生猪里,最多也就只有20头适合留种做母猪。合格母猪*养殖户的留种意愿就是三元留种比例a(M%)。
② 生猪是6月龄后出栏被屠宰,而母猪适合配种的月龄是8月龄,配上种后就叫做能繁母猪,配上种后其存栏数据从生猪存栏记入能繁母猪存栏D+ a(M%)。(提示:在三元留种实际操作中,不要等到6月龄时再转为母猪培养,在4月龄50-60公斤左右就应该喂后备母猪料来发育产道,不然产道太窄,分娩成功率低)
③ 5月份以来两湖川渝江西非洲猪瘟严重爆发,能繁母猪急速下滑,妊娠期4个月,也就是说从9月份开始新增生猪的量会急剧减少,根据能繁母猪减少的程度,新增生猪量分别为e*91%,d*87%,c*79%,b*72%。

四、压栏增重增加了生猪的存栏

本来要被屠宰的生猪数量a,6月龄后到达了屠宰体重115公斤,养殖户认为现在疫情相对稳定,猪料比较高养殖利润好,适合压栏,把m%的a多养了一个月,使得出栏体重增加到了135公斤,这个过程增加了生猪存栏,存栏增加量为a(m%)。
而且被压栏生猪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率均会下降,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饲料以增重。


综合分析,如果没有发生三元回交及压栏增重的情况下,生猪存栏为绿线;当发生了三元回交现象及压栏增重现象时生猪存栏为红线。

总结:三元回交及压栏增加了生猪存栏,增加了豆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