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问答期货品种
说说东北大豆,价格还是“令农民不满”
发布时间:2023-06-08 18:53:20| 浏览次数:

东北大豆收购井然有序,国储、企业、期货等主体入市对行情没有太大影响,大型贸易商产生囤货心理。对于咱们老百姓而言,目前的大豆价格依旧是令人“不满意”

东北各地大豆收购井然有序,国储、企业、期货等主体入市后对产区行情没有太大影响,大型贸易商对目前的“底价”产生囤粮念头;而小户因资金、仓容等存在压力,多采取循环方式向就近的收储库点转移,这类商户市场报价均在微薄利润下操作;市场多在“就低不就高”的状态下选择这些小户。上周,东北大部分地区气温陡降,不少地区降雪或降雨阻断了收购进程,加上许多豆农对优质豆源存有浓厚的惜售心理,明显缓解了产区的上市压力。

东北地区的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产区除部分优质类单一品种价格比较突出外,其他主流豆源价格与运输优劣势关联性密切。蛋白含量在39.5%~41%之间的这类豆源运输劣势区毛粮收购价多在3200~3260元/吨之间,而优势区收购价在3300~3400元/吨之间;商品豆装车报价劣势区在3440~3500元/吨之间,优势区3580~3640元/吨,但流入南方市场后价格基本持平。

产区贸易商收购价明显进入低谷,国储、企业、期货等收购主体认为是最适宜的入市价点,在产区收购压力集中体现之时,打破预期提前入市,但收购标准几乎相同,视不同区域和质量,净粮入仓价多在3380~3480元/吨。

各收购单位今年对蛋白含量要求较严,均为低于39%拒收。这些入市收储单位的价格基本按市场机制体现,与贸易商的心理预期差距偏大,产区大户见无利可图,便滋生囤积念头;而小户因面临资金、仓容困扰,利润虽薄但尚能维持周转。因此,产区商品豆报价也多接近粮库入库价格,而市场仍在观望。产区豆农多认为现行价格较低,部分种地大户惜售心理明显加剧,加上短暂的雨雪天气阻碍收购进程,相互作用下收购压力也遇到“喘息”机会,但产区近期依然没有太多利好。建议市场放弃观望,对东北豆适量增加补库,防止特殊天气出现而增大入库成本。

 
 
 上一篇:黑色一致看空预期下,小心踩踏
 下一篇:在当前非瘟疫情下如何选择最佳的生猪养殖模式?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