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蓄势待发之际,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答好的时代命题。作为浙江省属国有上市公司,浙商中拓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浙江省交通集团“五型企业”建设要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系统集成的思维,启动了一场深刻的组织架构变革。公司锚定“运营管理效率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的目标,创新构建“业务一线+总部职能+运管中心”三维协同作战体系,破除惯性藩篱,打造与战略目标高度匹配、与市场深度接轨、响应敏捷、运行高效的新型组织模式,为“十五五”战略蓝图落地奠定坚实的组织根基。
业务一线:筑牢市场前沿阵地
市场瞬息万变,唯快速抢抓机遇,方能行稳致远。浙商中拓加速系统构建“板块-事业部-业务部门”三级作战指挥链。各一线业务单元在清晰的战略指引下,聚焦主业、深耕细分市场,在专业化运营的基础上,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全力培育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围绕“4+X”业务板块布局,改革率先在黑色、物流两大板块打响,专业化整合、模块化重组,钢材事业部、物流事业部焕新亮相,目标更明确、职责更清晰,掀起业务单元“精耕细作”与“极速响应”的新浪潮。
新改革的钢材事业部专注钢材大宗商品内外贸业务,整合全球资源,多元拓展渠道,树立稳健可靠的品牌形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物流事业部系统整合运力、仓储及数字平台,实现全链路协同管理,打造低成本、高响应的现代物流体系。改革后的一线业务单元,目标一致、分工协作,成为公司深耕市场的坚实前哨。
职能部门:强化战略引领支撑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总部职能部门必须从传统的“管理者”升级为“总参谋”。浙商中拓以五大中心——创新中心、资金资产资本中心、运营中心、风控中心、引领保障中心为骨架,对职能部门进行系统性重塑。
公司全面梳理总部职责,科学设置功能小组,实现人员定岗定编,杜绝职责交叉与空白。结合“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系统梳理归集战略落地、运营效率、风险控制、成本管控等领域300多项关键管理指标,建立起一套贯通战略与执行、覆盖前中后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被精准分解到功能小组、关键岗位,明确各小组归口管理的成本科目、流程节点、责任目标,构建起“人人肩上有指标、事事落地有人管”的责任网络。同时,以数据分析、系统思维、解决复杂问题为核心能力,加速培养既懂业务又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拓宽青年人才发展平台,为战略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转型后的职能部门成为“最强大脑”,让资源精准投放、风险提前锁定、策略实时迭代。能够通过精细化数据分析,敏锐洞察行业趋势,为业务单元提供前瞻性的市场预判和策略建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优势资源向核心业务和优质项目倾斜;并通过强化风控模型建设,为一线业务保驾护航。
运管中心:执行“最后一公里”
战略能否穿透层层壁垒直达一线?浙商中拓的破题之道,在于把事业部运管中心前置,让总部职能在业务前线精准延伸。
公司对运管中心进行使命性强化建设:运管中心负责人实施公司委派制,确保其立场与公司整体利益高度一致;财务、商务、物流等“三辅人员”实施职能部门归口管理与事业部联合培养,打破部门墙,形成一体化专业支持,相当于在业务一线建立了一个精干、高效、协同的联合指挥。同时配套“纵向可晋升、横向可转换”的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实施统管人员高级、资深任职资格认证,既鼓励专业深耕,也支持跨界历练,有效稳定骨干队伍,提升整体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改革后的运管中心,深度嵌入业务一线,既是运营管理者,又是专业服务者,还是风险监管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态和业务进展,快速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层级难题,成为连接战略与执行、贯通总部与一线的“神经中枢”,确保公司战略因地制宜、灵活顺畅、精准落地。
面向“十五五”,浙商中拓将持续深化组织变革:聚焦核心业务,锻造细分市场“拳头”单元;强化总部赋能,以精细化指标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化改造运管中心,打造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样板;狠抓闭环管理,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焕然一新的三维协同组织体系,必将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提供坚强保障,为“十五五”宏伟蓝图落地奠定更加坚实、更富韧性的组织根基。(杜江、陶玉丽、吴巧玲)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