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1-2455-784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名家采访
他是"坐庄第一人",晚年因做空大亏5亿,徒弟跳楼身亡
发布时间:2025-09-02 13:03:40| 浏览次数:

他16岁进入股市,成为民国时期的“红马甲”;新中国成立后,他隐姓埋名多年,却在深圳证券市场初兴时以惊世骇俗的“高买低卖”操作,开启沪深股市“坐庄”先河;然而,晚年的他却在“3·27国债事件”中折戟沉沙,输光全部家当,落魄离场。他,是谁?

“高买低卖”:天下第一庄

1988年的某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走进来一位穿戴平常的老人,大约70岁上下,个子不高,但眉宇间透露着一股非凡之气。老人径直走向柜台,递上一张买单。那头的柜台小姐扫了单子一眼,很快就疑惑起来。单子上填的是深发展,然而,深发展的交易现价是每股80元,这位老人居然填了120元。就算求之心切,稍微提升一下价位,85元、90元也绝对足够。

老人仿佛看出了柜台小姐的疑惑,态度坚定、掷地有声地说:“就这个价,给我拿两万股。”之后,老人就从深圳消失了。这个轰动性的传闻随即传遍整个深圳:“一个大户120元买了两万股深发展”。

第二天,深发展股价一开盘就暴涨。

1990年刚开春,就在深发展股票拆细前,当它的股价涨至180元时,那位神秘的老人又出现了。他这次是卖出了两万股,竟然挂的是比市价低22元的158元。

第二天,随着这位老人的传闻再次兴起,深发展的股价应声暴跌。

这位老人的两次操作被后来人称做“天下第一庄”,也是有据可查的沪深股市上的第一次“坐庄”。其实,在深发展股票发行时,老人早已将货吃足,算是打好了“底仓”,当股价到了80元时,他高价买入两万股,股票一下子放量,股价自然飙升。当股价攀上180元高点后,他又开始慢慢撤退。他卖出两万股的那天,正好全部清仓离场,算是满载而归。

16岁入市:民国时期的“红马甲”

这位老人就是林乐耕,在民国时期曾当过“红马甲”——旧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经纪人。1990年时,他已经68岁。

中间老人为林乐耕

林乐耕的证券生涯始于民国时期的上海。1922年,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成为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林乐耕的舅舅尹韵笙是交易所的创始人之一,凭借舅舅的关系,林乐耕16岁便进入交易所实习,成为了一名“红马甲”——旧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员。

在交易所里,林乐耕迅速成长。他从最初的“写黑板”(抄写股市交易行情)做起,一年后升为“拍板”(喊定开盘到收盘的价格),三年后便对股票交易的技巧了如指掌。20岁时,林乐耕开设了自己的证券号“乐茂证券号”,做期货对敲,通过操纵股价赚取暴利。据记载,他曾在一天内赚取十根大金条,成为上海证券市场的显赫人物。

林乐耕的交易手法在当时极为大胆。他利用交易所的规则漏洞,通过“对敲”操纵股价,即在一个证券行里开户,租用多个写字间,雇佣大量人员,通过电话和代理人进行虚假交易,制造股价波动的假象,从而吸引散户跟风,实现高位套现。这种手法虽然在现代证券市场被严格禁止,但在当时却屡试不爽,林乐耕也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

“四大老虎”:币制改革风波

1948年,林乐耕的证券生涯遭遇了一次重大危机。当时,国民党政府为稳定金融市场,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发行新的金圆券,并禁止黄金、白银、外汇的流通。为了打击投机行为,蒋介石长子蒋经国亲自督阵,以上海237家金融股市交易所为突破口,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老虎”行动。

林乐耕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捕,与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荣毅仁的堂哥荣洪源、纸花大王魏沛霖等人一起被称为“四大老虎”。据记载,林乐耕在币制改革前,通过场外交易大量买入股票,试图在改革后高价抛售。然而,由于国民党政府内部泄密,改革消息提前泄露,导致林乐耕的计划落空,反而被蒋经国以“操纵市场”的罪名逮捕。

林乐耕在狱中待了59天,最终,由于涉及内幕的人员太多,当局政府仅对几名核心当事人处以公法,林乐耕在章士钊大律师的辩护下无罪释放。这次经历让林乐耕深刻体会到了证券市场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也为他日后的交易风格埋下了伏笔。

之后上海解放,陈毅部下宋时轮在1949年6月10日指挥解放军包围了上海证券大楼,抓了238人,封掉了证券交易所。林乐耕正好不在所里,侥幸逃脱。

晚节不保:损失五亿,输光全部家当

新中国成立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度停滞。林乐耕也选择了隐姓埋名,直到1987年深圳开始发行第一只股票时,他才重新出山。于是,也就有了我们文章开头的一幕。

林乐耕通过提前布局、高价买入、制造市场热点等手段,成功操纵了深发展的股价走势,实现了巨额盈利。他的交易手法虽然在现代证券市场被视为操纵市场行为,但在当时却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坐庄”的先河。

当然,林乐耕的证券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73岁的他遭遇了交易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挫折——“3·27国债事件”。当时,中国财政部决定发行国债期货合约,以活跃国债市场。然而,由于市场规则不完善、监管缺失等原因,国债期货市场很快成为了投机者的天堂。

林乐耕和他的徒弟们也卷入了这场投机风波。他们大举做空国债期货合约,试图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实现盈利。他们认为,国债期货价格已经偏离了其内在价值,存在下跌的空间。然而,他们低估了财政部的决心和实力。

在关键时刻,财政部宣布提高国债利率,并动用巨额资金入市托市,导致国债期货价格暴涨。林乐耕和他的徒弟们陷入了绝境。他们的做空头寸面临着巨大的亏损压力,而且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他们无法及时平仓。

据记载,他的大徒弟亏损10亿元后跳楼自杀,二徒弟亏损1亿元,林乐耕自己也亏损了5亿多元。这次事件不仅让林乐耕输光了家当,还让他名誉扫地,从此一蹶不振。“3.27国债事件”后,林乐耕彻底退出了证券市场。他重病卧床,生活变得窘迫。

结语

2009年,94岁的林乐耕在上海接受了采访。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民国时期的“红马甲”到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天下第一庄”,再到晚年的落魄生活,林乐耕的证券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交易经历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代证券人的集体记忆。

 
 
 上一篇:蓝海密剑 “元帅” 张华国:如何抓住趋势?
 下一篇:被人骗着做期货,屡屡爆仓终觉醒,3万做到8000万!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