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研究)
2025年7月30、31日A股市场连续下跌,wind 全A分别下跌0.40%、1.36%。
股债跷跷板,并无实质利空,属于A股上涨过程中的正常回调。
A股市场连续两天调整,债市则连续上涨,30年国债期货在7月30、31日分别上涨0.47%与0.57%,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股债跷跷板效应。
寻找A股调整的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近期发生的大事去寻找。
首先就是7月28-29日中美举行第三轮经贸谈判,并没有达成新的协议, 据新华社,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我们认为后续大概率能够如期展期90天,市场受此负面影响并不高。
第二个就是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我们认为此次政治局会议保持较强的政策定力,是因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全年实现5.0%的增长目标,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下降,可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我们认为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综上,我们认为两件大事均不构成实质性利空, A股这两天的调整属于上涨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回调。
对于后续A股走势我们仍然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几个逻辑。
现金、债券、黄金、楼市等大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均不佳。
首先,当前国内投资者面临的各个大类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银行存款的利率经过多次下调后,国有大行1年定存利率已经低于1.0%。债市收益率目前也比较低,10年国债收益率自2025年4月7日以来在1.62-1.75%之间窄幅波动,一直难以有效跌破1.60%;债券型基金2025年表现不佳:中债总全价指数2025年下跌1.13%,Wind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2025年上涨仅1.29%。
黄金2025年4月22日自高位回落以来也处于区间震荡行情,投资黄金的增值效应较2022年1月-2025年4月下降不少。楼市的投资效应也不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房屋销售价格指数2025年5、6月连续环比下滑,二线城市连续环比下降的时间更长,例如南京连续12个月不涨,厦门连续6个月不涨等等。
从当前时点来看,我们认为现金、债券、黄金、楼市等大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均不佳。
权益市场的财富效应较好,当前估值仍不贵。
A股在今年的财富效应均较为不错,权益基金收益率整体较高。 2025年1月13日至2025年4月1日与2025年4月7日至7月29日这两轮wind 全A指数上涨过程中伴随着成交量放大,说明有较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获得资本利得,投资者的财富效应较好,形成了较高的风险偏好。
从基金表现也能得到这个结论,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16.18%;中国股票和混合型公募开放式基金净值2025年上半年分别上涨了6.22%与5.11%,QDII类型甚至上涨了11.85%。
虽然经历了上涨,但是当前A股的估值仍然不贵。截至2025年7月31日,深交所创业板与上证所主板A股平均市盈率处于近15年的50%分位数以下,深交所主板估值偏贵处于67%分位数;上证所科创板则处于上市以来的55%分位数。
政策持续完善股市生态,吸引力逐步提升。
我们认为国家持续出台系列政策,通过制度改革完善行业生态,逐步提升A股对资金的吸引力。在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中也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前面的政策包括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中长资金入市、1+N政策体系等等。2025年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基金运营、考核等角度优化、完善公募基金行业生态,提高公募基金中权益投资规模占比。2025年1月,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吸引长期资本进入股市。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被称为新“国九条”,与配套制度规则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旨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等。
后续股市机会仍然较大,有望成为新的“财富锚”。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股市调整并没有实质性利空,属于正常上涨过程中的回调。在当前其他大类资产收益率不佳的大背景下,已经体现了较好的财富效应的股市估值仍然不高,叠加政策层面的持续鼓励呵护,我们认为后续股市仍然具有较好的机会,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百姓新的财富锚。
2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谈判具有不确定性;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名称:《股市正常回调,或成为新的“财富锚”——市场大幅波动点评》
分析师:张河生
SAC编号:S0870523100004
研报发布日期:2025年8月1日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不是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出具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均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分发、复制、修改、发表、刊载或仿制本公众号所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