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证券资讯
央行谈一季度社融增速有所回落:仍处历史较高水平,避免过度冲高导致后劲不足
发布时间:2024-04-21 20:34:57| 浏览次数: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会上,针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下降引起对需求过弱担忧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总体上看,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8.7%左右的增长,实际上是不低的。”同时,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摄影:澎湃新闻 滕晗)

张文红介绍,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余额是390.3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12.93万亿元,同比少1.61万亿元,这主要是受上年高基数的影响。 “从历史同期看,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量仍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张文红表示,从结构上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信贷投放节奏平稳,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保持合理增长。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11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低1.59万亿元,但比2022年同期高7730亿元。 二是政府债券融资保持合理规模。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36万亿元,同比虽然有所少增,但是与2020-2023年同期均值相比基本上是持平的。 三是企业债券融资有所增长。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1.12万亿元,同比多了2551亿元。 四是表外融资中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一季度,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增加1983亿元和55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024亿元和814亿元。 总体上看,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8.7%左右的增长,实际上是不低的。同时,今年人民银行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均衡增长,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在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避免过度冲高导致后劲不足,有助于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

 
 
 上一篇:央行:一季度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增加6727亿元,增速回升
 下一篇: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和决心不会变,坚决防范超调风险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