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并非泾渭分明。价值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借鉴历史经验将基本面线性外推,认为基本面的趋势将延续。然而,客观世界的实际发展却是非线性的,2007年买入商贸零售龙头的价值投资者万万不会想到数年后互联网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此外,A股投资者时常“看长做短”,那些看似在追逐短期股价趋势的投资者买入的理由可能恰恰基于长期的基本面趋势,所以,其实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在某种意义上殊途同归。
基本面趋势投资的内在涵义丰富,不仅包括宏观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和政策,还包括行业景气和公司业绩增速等内容。我们强调,对各类基本面趋势的研究中,重在研究投资者对于客观事实未来趋势的预期变化,而非简单的客观事实;强调重在方向判断,而非具体数字预测。
宏观经济基本面、需求变化的趋势是最大基本面趋势。如2006-2007年,城镇化与地产产业链兴起,既然投资是那些年边际上贡献最大的驱动力,“煤飞色舞”显然是符合基本面趋势的主线,一路持有远胜于自作聪明的行业轮动。又如,2010年,GDP增速从两位数开启了长达数年的下降过程,地产调控、投资下滑,消费升级成为最大的基本面趋势,坚持重仓医药白酒的基金经理后来都成为业内明星,申万策略2010年报告《消费也进攻》也成为传世经典。再如,2013年开始,创新转型成为主流,双创政策不断强化基本面趋势,TMT轮番表现,行情由“硬”及“软”,乃至跨界成长,风险偏好渐次提高,将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所有的新、奇、特充分演绎。
利率的变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基本面。狭义说,重资产行业、大金融行业业绩受到利率影响巨大;广义说,利率折射出的是资金在大类资产之间的迁移大趋势,2010年之后刚兑的非标以两位数的无风险收益率分流了股市资金,这也是极大的分母基本面趋势;站在当下,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开始略有回落,居民资产的边际配置是否会从过热的房产转向经过调整的股市,是三季度的关注焦点,一旦形成,也将是重大基本面趋势变化!
证监会推进“四梁八柱”监管,是食品饮料和家电等白马成长2017最大的基本面趋势(申万宏源策略报告《披沙拣金》2017.3);不止这两个风口浪尖上的行业,很多有业绩的行业龙头今年表现并不差,比如海康威视,比如手游的龙头,甚至是长江电力,所以并非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当下,无论是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呼声,还是IPO每周家数的调整,乃至对清仓式减持的限制,都阶段性构成了成长股票反弹的基础,但是着眼长远,显然引导价值投资仍然是更为高层次的基本面趋势,不会轻易变化,投资者对此要有充分认识,成长股亦要去伪存真。
业绩是滞后公布的,投资者经常跟随行业景气,先选择行业,所以A股经常出现选赛道重于选个股的投资者。历史上选择景气行业的路径包括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选择行业或者通过稀缺性判断精选行业等。目前从选择景气行业方法角度,我们更加重视比较视角和变化视角。业绩增速在GDP高增长时代是最大的公司基本面趋势,但是在存量经济时代,ROE、高分红等将成为个股基本面的趋势投资重要指标。
基本面趋势动量大于股价趋势动量,基本面趋势一旦形成,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所以要敢于顺基本面大势,逆股价小势。
在基本面趋势投资中,把握买卖点依靠基本面逻辑的形成和破坏;估值则为风险收益比的评估提供了工具,但并非基本面趋势投资中的拐点判断核心指标;在基本面趋势投资中,物极必反更关注的是微观结构,而非历史估值比较;K线图是人心进行到基本面趋势哪一个阶段的物化反映。
基本面趋势投资的当下实践:监管引导方向不变,优质龙头的价值投资仍然走在三年牛途。只是投资者需要反思,难道符合人口结构变迁、三四线消费升级、精神消费比重上升等大方向的优质龙头不是符合基本面趋势的好标的?难道真正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少数周期龙头完全没有价值?难道一带一路真的只是主题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