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证券资讯
长江流域协同合作,打造“世界内河水运样板”
发布时间:2023-12-05 14:57:36| 浏览次数:
会议现场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水运网

首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3日在武汉举行。中国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局长刘亮在论坛上表示,长江是全世界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长江流域各方正紧密协同合作,致力将长江打造成“世界内河水运样板”。 长江水系内河航道占中国内河50%,港口码头泊位占90%。朝着打造“世界内河水运样板”目标,长江航运持续提升“含金量”。 自2005年起,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首次跃居世界内河首位,至今仍位居世界内河首位。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177万标箱,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4650.5万吨,同比增长7.6%、6.9%、10.5%,均创历史新高。 目前,长江亿吨大港达15个,万吨级生产性泊位达451个,长江引航年均引领中外船舶6万余艘次。2012年以来,长航局改善干线航道2600多公里,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武汉,五万吨级船舶畅行南京,基本形成了江海联通、干支衔接、局部成网的总体格局。 据《2022长江航运发展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支流保护修复、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得以强化。目前,300余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在长江投用,3.3万艘内河船舶基本实现“零排放”。 此外,长江电子航道图已覆盖长江干线2688公里航道,联通金沙江、赣江、信江、汉江、嘉陵江等支流高等级航道2051公里,初步构建长江水系“干支联通”电子航道“一张图”。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认为,应更好发挥内河航运潜能优势,提升铁水联运、江河海直达运输比重。同时,要加快内河航运绿色化转型,推动内河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原标题为《长江流域协同合作 打造“世界内河水运样板”》)

 
 
 上一篇:足坛巨星C罗因推广币安面临集体诉讼,被索赔金额逾10亿美元
 下一篇:“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正式打通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